钱伟长讲坛第74讲《加快新材料研发的瓶颈性基础平台建设》顺利开讲

发布时间:2024-04-29投稿:魏仲奇 部门:钱伟长学院 浏览次数:

4月26日上午,钱伟长讲坛第74讲暨中国材料学会材料基因组分会“百名科学家讲党课”活动开讲仪式、第一讲《加快新材料研发的瓶颈性基础平台建设》在中国体育彩票宝山校区东区七号楼510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泽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报告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教授主持。报告吸引了来自钱伟长学院、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材料学院、理学院、微电子学院等单位的师生参与。

张泽院士是我国材料科学晶体结构的专家,长期从事材料性能与显微结构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求是杰出青年奖”、“何梁何利奖”等9项国家及部门级科技奖励。近年来,主要利用和发展现代电子显微学原位、动态分析方法,研究先进材料在高温、复杂力学载荷等外场作用下的结构演变与性能间关系研究。

讲坛伊始,主持人段勇教授对钱伟长讲坛的基本情况做了介绍,并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邀请张泽院士上台主讲。张院士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指出,中国现阶段在生产性服务业存在诸多薄弱之处,特别是在材料领域存在被“卡脖子”的现象。而要解决这些难题,不断实现材料性能上的追赶甚至超越,有赖于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他期望我们材料人向航天精神学习,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以严谨的态度,从事科研工作,不断创新进取。

随后,张院士以相关案例引出晶体结构对于材料性能的重要影响,指出微观结构所具有的丰富结构正是决定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张院士介绍了以往在材料研究之中所面对的困难,指出很多材料研发时间长,难度大,性能数据测量与显微图像分析分割,学习理解难度大,而张院士团队在透射电镜加热台基础上发展了热双金属驱动变形纳米材料的技术及一系列传感器及力驱动技术,在负载蠕变过程可以持续不断获得清晰的高质量的电镜照片,化繁为简,大大提高了该过程的可视化。他提出要让大家思考“新材料 ‘新’在何处”的问题,老物质要用新的显微结构调控,老配方要用新的制备、处理、加工工艺,老部件要用新的先进性能,以此为基础,张院士强调科学进步、设备革新对于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现代教学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在现场提问环节,在场师生积极互动,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想法请教张泽院士。张院士谈吐风趣,和蔼可亲,既有着长者的慈怀仁厚,又有着学者的严谨谦逊,以专业细致的讲述耐心回答大家的提问,现场氛围积极活跃。

最后,段勇教授做了简单总结,呼吁上大学子们能够积极上进,不断向张院士学习,为国家的科研进步贡献力量。